永恒圣域先锋会

深度技术剖析方博、周雨和闫安三位国乒中坚未达预期的深层次原因

2025-09-30 19:38:44

他说,“一方面是自己年龄确实大了,心有余而力不足,自己的竞争力确实也比较弱了;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在这个岁数很难再有突破,训练强度不足的话很难进步,训练强度太大则容易受伤,所以面临进退维谷的抉择”。

这反而让我突然意识到88年的马龙格外强大之处。

伤感的话,说到此。今天换一个角度,从技术层面入手,探讨 “为什么方博、周雨和闫安三位原本被各方看好的希望之星均未达到预期高度?”

方博:成也正手,败亦正手

从纯技术特点而非年龄段讲,方博更接近“二王一马”这一代队员,无比强调正手杀伤力、反手能防得住、够用就好。

所以,方博的正手是特别精纯的,对,就是“精纯”两个字——精(湛)而纯(粹)。

方博的正手动作,几乎是完美的代名词——重心交换完整、动作舒展充分、极致收小臂、大臂有跟进,等等。

事无完美。

相比正手,方博的反手动作仅从外观看,已明显“尺寸不够”,看着就发不出力,远打不出正手一般的穿透力。

其实这是必然,恰如一个硬币的两面。

方博以及之前的中国运动员,他们的技术特点, 正是在无限突出正手杀伤力前提下,牺牲一定反手能力。

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,其被奉为成功的真理、圭臬。

骑兵本无错,只怕遇见火枪手。方博的职业生涯,恰恰遭遇了此困境。

所以,方博青少年时期尝到甜头是凭借正手,中后期成绩裹足不前同样还是因为“正手”—— 因过于突出正手,没做到正反手均衡,跟不上“反手得势、正手得分”的技术大趋势,技术不领先,导致比赛越来越力不从心。

聊到这,很多球友可能会产生疑问“ 同样是以正手见长,出道还比方博早的马龙,为什么能屹立不倒,长久处于巅峰?”

一个非常好的问题,先卖个关子,继续往下聊。

周雨:反手够强,过于依赖

单论反手技术,周雨有资格不服任何人,包括张继科。

反手技术,好学难精。

“好学”是因为动作幅度受限,相对比较稳定。 “难精”在于对运动员的空间感要求很高,在周雨之前,只见过一位选手具备反手中远台反冲弧圈球的能力,他的名字叫格林卡。

周雨比格林卡更进一层,不仅能反冲,还能连续反冲,并作为自己武器库中的一种常规武器,这就很可怕了。

同时,相比张继科的近台反手连续反撕,周雨的反手明显在进攻范围和距离上更胜一筹。不仅能近台,也能中远台,尤其是中远台连续反冲弧圈球,威力十足。在突出正手杀伤力、反手追求稳定的中国选手中十分难得。

无比强大的反手技术,让他在初出茅庐阶段吃尽了红利、尝够了甜头。可惜,一时春风得意的周雨,并没有意识到当初甘之如饴的反手技术,日后也会成为阻碍自己成长的最大砒霜。

有得必有失。

相比反手的侵略性,周雨的正手弧圈球能力不够出彩,特别是打到相持阶段,一些中路球,周雨很少侧身,更多是用反手回击,过分依赖反手。没有“强迫”自己尽早技改,从根本上失去了上升的希望。

竞技体育,从不相信眼泪,尤其是中国乒乓球。

在中国男乒,一个没有强大正手的选手,很难得到幸运女神青睐,周雨也不例外。

很多时候,我们容易产生“刻板印象”,认为一个人一开始是什么样,最后也就什么样。事实并非如此,一个运动员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,要么越来越强,要么越来越弱,原地踏步是最不可能的事情。很多人认为王皓、张继科之所以能取得冠军是因为反手技术使然,其实进入成熟期的他们,正手并不弱,一点也不弱。

现在来回答上一部分的问题“为什么同样是以正手见长的马龙,职业生涯远比方博辉煌?”

答案:持续不断的进化能力。

15年苏州夺冠之后的龙队,反手实力、厚度和能力,肉眼可见的增长。正手保持住,反手短板又补上来,不强才怪!

刚出道的小胖,其实也只会反手。但小胖可怕之处同样在于坐火箭一般的进化速度,现在再拼正手,世界乒坛谁敢说有把握一定赢?

方博和周雨,面临是同样问题—— 明知自身短板在哪,干着急,弥补不了。

至于深层次的原因, 恕我直言,就是动作结构的问题。方博的技术,一切为正手服务,挤占了反手动作空间;周雨的正手动作,肘关节不固定,即俗称“甩大臂”,虽不像业余那么明显,稳定性严重受影响,在顶尖选手里已足够致命。

闫安:灵动有余,杀伤不足

闫安的优点很明显,甚至在男子选手里具有唯一性——速度超快,能把横板的风格和直板的风格结合在一起。

领先的技术,一定会为习得者赢得先机。所以在闫安初出茅庐阶段,上升速度很快,前途似锦。

但是,职业生涯的路“很长”,要想走得远,除了“扬长”,更需“补短”,有时候后者甚至是决定性的。

闫安最大的问题—— 杀伤力不足。很多时候,通过快速衔接、落点变化,明明已经创造出杀机,得分的这一板就是杀不死对方。然后,被对方喘过气来,扭转局势。

高手过招,毫厘之间。有时候关键分一两分的错过,就是与胜利的永久挥别。

闫安,在这方面“跌过跟头、吃过的苦”,太多了。

写在后面的话

对比,是一个好方法。很多难题,孤立地看,看不清;放到一起看,迎刃而解。

把方博、周雨、闫安3名队员放到一起,能帮我们看清、理顺很多东西。

方博正手超强、反手不足,周雨反手超强、正手不足,好不容易闫安正反手比较均衡,速度还占优,偏偏在男子选手里又“出招太轻”、“杀不死对手”。

方博正手超强、反手不足,周雨反手超强、正手不足,好不容易闫安正反手比较均衡,速度还占优,偏偏在男子选手里又“出招太轻”、“杀不死对手”。

透过现象看本质,他们仨共同问题是—— 技术不够全面,存在明显短板。

这又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龙队。龙队并不是一直这么强,07年萨格勒布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单打,八分之一输给韩国削球手朱世赫,核心原因就是正手杀伤力不足、冲不垮对方的防线,十几年过去了,现在的新球迷只看到了马龙“双圈大满贯”的辉煌,一路走来,我却看到了龙队为了心中冠军梦、不断挑战自我、突破自我的蜕变重生。

无论哪行哪业,巅峰永远属于那些“心够狠、脑飞快、眼向前、腿最勤”的人!

文中的GIF图片引用自网络,感谢原作者的贡献,如有不妥之处,请及时联系我

文中的GIF图片引用自网络,感谢原作者的贡献,如有不妥之处,请及时联系我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掌上东航下载 详细解读:如何在手机上实现微信多开功能